一日之际在于晨,更在于早上的早餐,只有获得充足的能量,才能更好的工作,学习,生活。
在彭城,要让我说早上必吃的早餐,我肯定首选包子、辣汤。
包子在古时候叫做“馒头”(在宋代以前,无论有馅无馅统称馒头)。最初出现于蜀地。
说到包子,其中还有个历史故事。当年,诸葛亮统率川兵南征时,发现西南落后民族有一种野蛮、愚昧的风习,即把活人的头割下来,用以祭祀神炅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一回“祭泸水汉相班师”篇中记述了这么一件事:诸葛亮七擒孟获收服“南蛮”后班师回蜀,孟茨率引大小洞主酋长及诸部落罗拜相送。蜀兵行至泸水(金沙江),忽然阴云四合,狂风骤起,波涛翻涌,兵不能渡。孟获告诉丞相,这是鬼魂在作怪,须以旧例,用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,方使风平浪静,更兼连年丰稔。诸葛亮听后,即命随军厨师宰杀牛马,并用面裹牛羊肉,塑成人头状,名为“馒头”,以此代替人头在泸水岸边举行祭祀仪式。
在晋代,慢头(包子)尚属高级食品,规定只在太庙祭祖的时候使用,--般黎民百姓只有望慢头兴叹的份。后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蒸馒头技艺的普及,包子才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。
说起辣汤其在徐州的历史更加悠久。辣汤是徐州特有的一种小吃,其他地方绝对没有,原名雉羹,是由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彭祖创制,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。看似内容并不丰富,但却是高汤熬制的精华,越喝越上瘾。
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人们更喜欢把包子和辣汤放在一起。早上上班前到包子店里点一笼肉包,加点小菜,呈一碗辣汤坐在风扇下,吃一口包子,喝一口辣汤别提多享受了。其实做包子并不难,只要把面团用擀面杖不停地挤压、揉搓,让面团变成薄薄的面皮,然后把面皮放在左手的手掌心上,右手捏住面皮的四周,慢慢地向上挤压,左手也随着慢慢旋转。然后将包子放入蒸笼中蒸制,20分钟后,一笼色香味俱全的包子就做好了,我们就可以美美地品尝它们了。
如今包子,辣汤在彭城早已成为了随处可见的美食。在街边的小房子,还是市中心的高档餐厅都能看到她的身影,成为早晨人们美味、常见地能量之源。且还是外地游客的早餐必选之品,相信,每一位饕客们品尝之后都会深深地爱上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