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苏州旅行之前,特地做过美食攻略,除了苏邦菜,令我满心挂念的自然要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推荐过的枫镇大肉面了。据说枫镇大肉面供应时间为每年的五月到九月,幸好我们去旅行的时间正好在这期间。只是到了当地才发现,苏州人对面食的喜爱超出了我的想象。
特地选了十全街的同德兴老字号面馆,去的时候几乎是座无虚席,面的味道稍后再说,只是在这里想提醒以后去苏州旅行的人。如果你也想尝一尝苏州面,可以不用像我一样辛辛苦苦的非得找电视上推荐的面店,因为除了这家面的价位有点可观(两碗面吃了我们将尽70元),几乎每一条街上都有可以体验苏州面的不错店面,苏州的面不管名气大小,功夫做的都十分精细。在店里看当地人吃面,特爱配上一小碟姜丝,不管男女老少几乎个个吃的斯斯文文,秀秀气气。
徐州人的早餐之首莫过于包子辣汤,吃的是个豪爽有时甚至满头大汗,卖早点的摊子装修也十分简单,可是苏州的面店几乎个个古色古香,让你有种一脚踏进亭台楼阁的感觉。 虽然乍一面对“清汤寡水”甚至有点甜的苏州面,我有点不太习惯,但是苏州人做面的厉害之处,就在于将功夫藏在这“简单”的后面,让你越品味越惊喜,越品味越感叹。我选的是白汤的枫镇大肉面,据说创于枫镇,浇头和面要单点,浇头自然要选焖肉了。首先是汤头,用猪骨、鳝骨熬制而成,里面加了螺丝和酒糟,汤清无色,不像之前吃过的面,里面浑浊一体。面条为细面,粗细的程度和六朝松挂面差不多,却有一定的硬度,吃面的过程中面体不会粘连在一起,可见煮面师傅的功力之深。用筷子挑起面条,上面细碎的葱花、细面和汤体几乎融合成了一幅山水画,仿佛面融入了汤水里而汤水又嵌入了面条里,加了酒糟的汤体喷香铺面,味道鲜美爽滑并且酒香醇厚。作为浇头的焖肉是白色的,一看就没有加酱油,只靠盐来调味,肉体温度有一点点微凉,应该是没有同面一起煮,也没有单独加热,虽然看起来肥肉不少,却一点都不腻,入口即化,一点腥味都没有。实在是不喜欢之前吃过的那些面,不管是酱料还是浇头,全部被酱油味精弄的吃不出食材本体的味道来。可以说,苏州细面简直就是视觉和味觉的完美结合
苏州当地爱吃面的老爷爷老奶奶居多,大概越是历经人世沧桑便越会喜爱像苏州面这样洗尽铅华的食物。走在苏州街头,看到的大多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,仿佛穿越回了从前,可以在日光微影里偷得浮生半日闲。有机会一定要来苏州吃一碗面,在苏州的街头放慢脚步,听听咿咿呀呀如水温柔的评弹小调,体验一下苏州人像细面一样精致却又返璞归真的生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