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著名大诗人朱熹有诗云: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意思是说,知识就好比源头活水,只有不断的积累,不断的更新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才能使拥有知识的人永葆先进和活力。
纵观当今世界,虽然科技较古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,可孩子们的童年几乎在补习班和手机里度过。有一次,我骑车路过一条林荫小路,停下来在等红绿灯,旁边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同乘一辆自行车。孩子约莫十岁不到的样子,嘴里喃喃自语的背着语文课文。而我却不为那孩子的“刻苦”作风而感动,只因为那孩子的模样,让我想起来古时候只知道背四书五经的迂腐秀才,双眼里灵气全无。
孩子没有发现的是,自己的头上正有一簇白花开的旺盛,雪白的花瓣雨比名画还要摄人心魄。若是抬头,他一定会明白书里的“落英缤纷”不是白纸黑字的简单四个字,而是此刻正发生在他头上妙趣横生的生活画面。洁白晶莹的花瓣,像钻石,像珍珠,像水晶。而“钻石”、“珍珠”、“水晶”,并不只是摆在商场柜台里标着价钱的冰冷物件,它们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昂贵上。它们也可以是美丽花朵的形,也可以是世间美好事物的灵。
记得小时候,刚在课本上学过一首古诗:草长莺飞二月天,扶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休息的父亲,带着手工编扎的风筝,同我爬上家附近的一座山,寻了一块草地,开始酣畅淋漓的放纸鸢。我感谢父亲,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什么叫做“春烟”。像“云烟迷蒙”这类抽象的词语不再只靠想象,我欣喜的对父亲说:我看的见!直到现在,每逢街上有人拿风筝的时节,我可以骄傲的对旁边的亲友炫耀:我父亲亲手扎的风筝丝毫不比街上卖的差!我也感谢那个年代,电视机的频道只有寥寥的几个,手机也并不普及。让我能够在完成作业之后随着父亲去山里看花,甚至下河摸鱼,第一次摸鱼的时候泥鳅般滑不溜秋的触感,让我到现在还忘不掉。
现在的孩子,似乎都学会了各种向父母撒娇要手机的手段。眼睛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游戏中各种令人炫目的画面不仅在掏空孩子们的身体,还在掏空家长的金钱。每一年,都有不少孩子,为了向游戏里充值,偷家长的血汗钱,还不以为意。孩子们的童年似乎也没有了色彩,他们看不见晴空如洗的蓝天,自然就没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;看不见碧绿如茵的小草,姹紫嫣红的百花,就不会懂得这些美丽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......
新闻上统计了一串数字,说今年体检的高三学生,有百分之九十戴上了眼镜。这现象,着实令人担忧!真想在每一处漂亮风景的地方,竖上一块牌子: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!请你好好看看它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