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去逛户部山的古玩市场,卖玉的居多,可是偏偏被我相中了一把旧式的铜锁,上面刻着鸟和花草的线条,通体呈瘦长方形,锁上方有一道横梁,钥匙孔在右侧。用拴着红绳的细长钥匙从锁孔中深入,将钥匙前端开出的孔眼对准锁芯中的槽位,继续向前推动,锁芯就可以从左边退出来,锁就打开了。于是立即爱不释手,想着有机会配上一只木箱或首饰盒,定会散发一种古朴的情致出来。
锁,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。锁的雏形叫“骨错”、“石错”,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。后来出现了石锁,并无钥匙,是以绳索或铁链束缚。商周时期,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进一步发展,冶炼技术成熟并立即被应用于制锁行业,于是出现了用钥匙才能开启的铜锁,铁锁,以钥匙的不同而匹配不同的锁。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,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,又称沟槽锁。入唐时锁之多为金、银、铜、铁、木。明代遂成为广锁、花旗锁、首饰锁、刑具锁四大类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,机械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。此前,锁的价格昂贵,一直与普通百姓无缘,而是财富与权势的象征。古锁工艺精致奥妙、文化内涵丰富。雕花刻字如:状元及第、长命富贵、麒麟送子、年年有鱼、龙凤呈祥等。据资料记载,这些锁的钥匙孔,还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。黎庶百姓只能用“一”字孔锁,士大夫用“士”、“吉”字孔锁,寿诞喜庆用“寿”、“喜”字孔锁,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,不得僭越乱来,否则视为违反王法。
锁是一种封闭性的器具,只有钥匙才能打开。随着锁文化的完善发展,它被赋予了一种浓厚的人文内涵。首先是体现在恋爱、婚俗上,相传月老有一件宝物同心锁,相爱的男女只要被同心锁锁住就会永不分离。古代新娘出嫁时在嫁妆箱上会锁上一把十二生肖锁,象征着富贵延年。古代婚礼上还有将男女之发置于锦盒中,然后用同心锁锁上,象征着男女结发为夫妻、永结同心的美好愿望。及至现代,中国的华山、韩国的南山公园、法国巴黎的锁桥,都是恋人们必去的旅游胜地,锁上一把同心锁,将钥匙丢掉,恋人之间的爱情就会天长地久。
锁的意义还被夸张引申,古代迷信的说法认为锁能锁住小孩的命,让他们免受妖魔鬼怪、疾病痛苦的侵袭。所以古代凡有新生儿降生,长辈们都会打一个金银或者玉制的长命锁,
上镌有“长命百岁”、“长命富贵”、“福寿万年”等字样,装饰的纹样大多是吉祥八宝、莲花蝙蝠、祥云瑞兽等,让孩子一直挂到成年,富贵人家还会配上项圈,祈求平安吉祥。我国现代的苗族姑娘们从小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,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。
锁的工艺越来越提高,装饰锁的造型也越来精致,辛勤劳动的人民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情怀寄托在了锁上,这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,也是人文情怀精雕细琢的象征。
|